MAF中文网

你的位置:LayerZero 官网 > MAF中文网 >

2025年速腾聚创研究报告:LIDAR海量需求在手,AI潜在应用更广

发布日期:2025-01-22 14:01    点击次数:107

经历十年,逐步成为AI驱动的机器人 平台公司 经历十年,逐步成为激光雷达领军者 速腾聚创(RoboSense)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围绕AI、芯片、硬件三个技术领域,为市场提供应用于车载和机器人领 域的传感器、解决方案等产品,客户涵盖全球汽车整车厂、一级供应商以及机器人等行业。公司于2024年1月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公司官网,截至2024年6月30日,速腾聚创全球团队规模超过1400人,总部位于深圳,在全球设立多个办公室,包括中国上海、苏州、香港、德 国斯图加特,以及美国底特律、硅谷等地区。同时,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全球专利布局,已累计拥有约1540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分布于AI、芯片和硬件 等领域。 股东阵容豪华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速腾聚创自成立以来,已合计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既有车企集团,也有供应链龙头以及专业投资机构等,该类企业或成为公司 主要助力来源。 境外+境内架构 根据招股说明书,IPO后,邱纯鑫博士通过Black pearl持股为10.99%,朱晓蕊博士通过Emerald Forest持股为6.59%,刘乐天通过Sixsense持股为 4.03%。Ruby、Robust及Hoping Dream为员工持股计划控股实体。 联创来自于哈工大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核心管理层主要由创始人团队构成,在机器人领域有深厚积累,联合创始人CEO邱纯鑫与CTO刘乐天均出自哈工大控制科学与 工程系,师从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亦公司联合创始人兼科学顾问)朱晓蕊。  公司管理层平均年龄较低,技术创新活力十足,能够通过扎实的技术功底引领公司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助力公司不断夯实行业领导者地位。 行业政策不断催化,激光雷达放量 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政策催化 根据慧博资讯,2023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已发布逾百条自动驾驶产业相关政策和规定,多方面推动自动驾驶行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政策已经逐步从原来的设定目标、制定规范方面,向引导落地实施、搭建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方面转移,众多主流车 企正在努力推进L3级以上高阶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上车。 根据中国信通院,感知层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激光雷达技术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 激光雷达是AEB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AEB标准的提高或将利好激光雷达产业。2024年初,美国国家安全公路管理局(NHTSA)明确表示,计划提 高AEB测试标准(2029年9月起开始实施),要求能够在时速不超过62英里(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实现刹车,以避免与前方车辆相撞。 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逐步清晰 应用场景多样化 根据禾赛科技招股说明书,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多样,包括无人驾驶、面向乘用车的前装高级辅助驾驶(ADAS)、服务型机器人、车联网(V2X) 等。因为使用场景和搭载激光雷达的载体(无人驾驶汽车、乘用车、机器人等)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市场对激光雷达的性能、价格、体积等维度提 出了不同的需求。 无人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领域通常将自动驾驶技术按照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 International)发布的工程建议 J3016 进行分类。从 L0 级(纯 由驾驶员控制)至 L5 级(完全自动驾驶),级别越高,车辆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动态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员的参与度需求越低,对车载传感器组成的 环境感知系统的依赖性也越强。 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安全性和便利性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智能交通、机器人、测绘等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无 人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激 光雷达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灼识咨询,全球汽车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将从 2022 年的12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30 年的12537亿元人民币,2022 年至 2030 年的CAGR为 78.8%。在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众多应用场景中,预计汽车应用将占据整体市场的最大份额,到2030年占比79.8%左右。 国内竞争格局 根据盖世汽车,2022年至2024年10月,激光雷达市场发生较大变化。速腾聚创与华为技术异军突起,图达通与禾赛科技市场份额下滑,从配套关 系来看,速腾聚创与华为技术的崛起,主要得益于赛力斯、极氪、智己等车企销量快速攀升。另一方面四巨头市场份额持续攀升,由86%增加至近 100%,行业集中持续提升。 2024年1-10月,速腾聚创装机量40.19万,占据35.1%的市场份额,居于榜单之首。华为技术紧随其后,以30.21万的装机量占据26.4%的市场份额 ,排名第二,禾赛科技与图达通分别占据23.8%和14.6%的市场份额。 智驾平权,激光雷达车型区间下探 根据盖世汽车,随着激光雷达单价的下探和高阶智驾功能的普及,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配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各价格区间激光 雷达搭载量均实现不同程度提升。20-30万元成为激光雷达上车的主要价格区间,搭载量高达19.7万颗,同比激增2338.4%。在未来,随着算法的不 断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优化,激光雷达市场的重要增量区间会出现在20万元以下,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当前,标配高速NOA功能的车型中,其中三分之二均配备了激光雷达,而标配城市NOA功能的车型更是100%搭载了激光雷达。在国内智能驾驶市场 ,安全性被视为首要考量因素,厂商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实现更安全的智驾功能。 技术逐步收敛,成本逐渐优化 激光雷达产业链 激光雷达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光学和电子元器件)、中游(集成激光雷达)、下游(不同应用场景)。 根据撼地产业研究院,激光雷达上游的主要部件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控制模块等。目前,激光雷达成本中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成本占比较大,各 占30%左右,剩下人工调试、机械装置等部件、控制模组成本分别占比25%、8%、7%。 激光雷达的技术路径逐渐收敛,按照测距原理可以分为TOF法、FMCW法、三角测距法;按照激光波长可以分为905nm、1550nm;按照扫描方式可 以分为混合固态、机械式、固态等。 前十年智能化终端是汽车,下一个 十年可能是机器人 主要产品情况——激光雷达 公司的主要产品主要包括三块,激光雷达硬件、感知软件以及解决方案。 根据公司官网,公司激光雷达产品目前已形成M平台、E平台、R平台三大产品平台矩阵。 根据赛博汽车与传感器专家网,速腾聚创于今年4月重磅发布了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主要聚焦15~20万元市场。得益于出色产品力和价格优势, MX发布即获得了3个定点,其中首个定点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大规模量产。 主要产品情况——感知软件 主要产品:人工智能感知软件——HyperVision。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于 2017 年推出基于激光雷达的人工智能感知软件 HyperVision 1.0,该软件建立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基础上,能够检测、跟踪 和分辨真实世界环境中的物体,并直接通过雷达收发信号显示位置与距离信息,从而减少了客户对于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的依赖。HyperVision 1.0 的主要特点包括:低算力需求、兼容性、丰富的物体检测与分类信息。 公司于2020年推出的HyperVision 2.0,通过将原始的激光雷达、视觉等原始传感器数据转换成为可以被自动驾驶车辆和机器人可直接使用的高价值 信息,赋能自动驾驶和机器人行业,为行业提供安全、智能、易于使用的强感知解决方案。 芯片化核心技术 根据灼识咨询,公司是世界上最早布局专用芯片技术的激光雷达公司之一。公司从2017年开始研发自己的芯片驱动扫描、收发与处理系统。 在2021年6月,M平台产品的量产及交付使公司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搭载自研芯片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量产交付的激光雷达企业。随后在2022年11月, 公司发布了搭载自研传输、接收及处理系统一体化芯片的E平台产品。公司的芯片激光雷达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V1.0-V3.0三个阶段。 营收快速增长,亏损逐步收紧 营业收入: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由2020年1.71亿元增加至2023年11.2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64亿元增加 54.74%;公司净亏损为0.83亿元,同比减少77.0%,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0.6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0.96亿元亏损情况收窄明显。 毛利:公司2020、2021年毛利率较为稳定,2022年毛利率快速下降主要两个原因,1是因为2021-2022年下半年,半导体芯片出现供应链紧缺,公司 为确保供应而高价囤货;2是因为产品组合结构的变化,机器人雷达的毛利率高于ADAS雷达,随着ADAS雷达的大幅出货,产品组合会受到一定影响。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为7120.9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01.2%。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